CHAMP

CHAMP卫星
任务类型地球科學觀測衛星
运营方DLR
国际卫星标识符2000-039B
衛星目錄序號26405
网站www.gfz-potsdam.de/champ/
任務時長原定5年
實際共運作10年2个月又4天
航天器属性
平台Flexbus
制造方Astrium
發射質量522公斤(1,151英磅)
尺寸長 4.3 公尺, 高 0.75 公尺
底部寬 1.6 公尺
頂部寬 0.4 公尺[1]
任務開始
發射日期2000年7月15日
12時整 UTC
运载火箭宇宙3號M型運載火箭
發射場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 132/1
任務終止
丟棄形式再入大氣層
离轨日期2010年9月19日
軌道參數
参照系地心軌道
軌域低地球軌道
半長軸6,823.287公里(4,239.794英里)
離心率0.0007115
傾角87.18°
週期93.55 分
升交点经度124.21°
近地點幅角277.62°
曆元2451741.0 JD
2000-07-15 12:00:00 UTC[2]
 

CHAMP卫星(德語: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縮寫:CHAMP),亦称小卫星挑战计划[3]挑战性小卫星有效载荷[4],是一項由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德语Helmholtz-Zentrum Potsdam – Deutsches GeoForschungsZentrum(GFZ)研發,并与德國航空太空中心(DLR)合作运营的微型卫星地球觀測任務。[5]CHAMP卫星于2000年7月15日从俄羅斯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升空[6],设计任务时长为五年[7],其科学目标包括高精度地测定地球重力场中长波分量的静态部分及其时变特征、对地磁场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进行估算,以及利用GPS掩星记录对大气电离层环境进行探测[8]

CHAMP卫星是世界上首个成功应用卫星跟踪卫星(SST)技术的卫星任务,亦是第一个真正以重力场研究作为目的的卫星任务。[9]:250CHAMP卫星的跟踪模式为“高低卫星跟踪”,即通过星载的GPS接收机接收GPS信号来实现对自身轨道的连续确定。[10]得益于其特殊的轨道设计(近圆形、低轨和长周期)与跟踪模式,CHAMP卫星使人类首次能在低轨平台上连续不间断地获取地球重力场的信息,通过其建立的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精度比以往提高了两个数量级。[11]

在运行58277圈之后,CHAMP卫星于2010年9月19日以再入大气层的方式结束任务,实际运行时长达到了设计任务时长的两倍。[12]

设备系统

  • GPS接收机
  • 静电悬浮加速度计
  • 恒星敏感器

数据产品

參考來源

  1. ^ CHAMP (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 Satellite Missions Database - eoPortal. ESA. [2017-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7). 
  2. ^ Launch/Orbital Information for CHAMP. nssdc.gsfc.nasa.gov. NASA. [2019-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9). 
  3. ^ 宁津生; 王正涛; 超能芳. 国际新一代卫星重力探测计划研究现状与进展.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5-12-08, 41 (1): 1-8 [2020-04-14]. doi:10.13203/j.whugis201507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2). 
  4. ^ 程鹏飞; 文汉江; 刘焕玲; 董杰. 卫星大地测量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8-09-13, 44 (1): 48-54. doi:10.13203/j.whugis20180356. [失效連結]
  5. ^ CHAMP - eoPortal Directory - Satellite Missions. directory.eoportal.org. [2020-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7) (英语). 
  6. ^ NASA Instrument Proves to be a Champ. NASA/JPL. [2020-04-18]. 
  7. ^ CHAMP - Mission und Orbit. Wissenschaftliche Zielsetzung. [2020-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1) (德语). 
  8. ^ CHAMP - Wissenschaftlicher Hintergrund. Wissenschaftliche Zielsetzung. [2020-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德语). 
  9. ^ 李征航; 魏二虎; 王正涛; 彭碧波. 空间大地测量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707574-0. 
  10. ^ 許淑珍; Hsu, Shu-Chen; 黃金維; Hwang, Cheinway. 利用CHAMP GPS資料決定衛星軌道及地球重力模型. 2003 (中文(臺灣)). 
  11. ^ CHAMP - Wissenschaftliche Zielsetzung. Wissenschaftliche Zielsetzung. [2020-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1) (德语). 
  12. ^ CHAMP. Wissenschaftliche Zielsetzung. [2020-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德语). 
地球軌道氣象觀測和遥感系統
概念
進行中
地球觀測系統英语Earth Observing System
(EOS)
  • GPM英语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
  • TRMM英语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 陸地衛星7號英语Landsat 7
  • QuikSCAT英语QuikSCAT
  • Terra
  • ACRIMSAT英语ACRIMSAT
  • 新盛世計畫英语New Millennium Program(NMP)/ EO-1英语Earth Observing-1
  • 傑森1號英语Jason-1
  • OSTM/Jason-2英语Ocean Surface Topography Mission
  • 傑森3號英语Jason-3
  • Meteor 3M英语Meteor (satellite)-1/SAGE III
  • SORCE英语Solar Radiation and Climate Experiment
  • Aqua
  • Aura英语Aura (satellite)
  • CALIPSO英语CALIPSO
  • CloudSat英语CloudSat
  • 熱帶雲號英语Megha-Tropiques
  • SARAL英语SARAL
  • 印度遙感探測計畫英语Indian Remote Sensing Programme
  • ESSP
  • Aquarius
  • 陸地衛星8號英语Landsat 8
  • SMAP
  • 聯合極軌衛星系統英语Joint Polar Satellite System
  • NISAR英语NISAR (satellite)
  • ICESat-2英语ICESat-2
午後列車英语A-train (satellite constellation)衛星群
(A-train)
  • Aqua
  • Aura英语Aura (satellite)
  • CALIPSO英语CALIPSO
  • CloudSat英语CloudSat
  • GCOM-W1英语GCOM-W1
  • 軌道碳觀測者2號英语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 2(OCO-2)
  • 哨兵1號
  • 哨兵2號
  • 哨兵3號英语Sentinel-3
  • 哨兵4號英语Sentinel-4
  • 哨兵5號先導衛星英语Sentinel-5 Precursor
  • 哨兵5號英语Sentinel-5
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
其他
歷史計畫
任務完成
任務失敗
  • 軌道碳觀測者英语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OCO)
  • 輝煌號
任務取消
  • 國防氣象衛星系統英语Defense Weather Satellite System
  • NMP / EO-3英语Earth Observing-3
  • 國家繞極運作環境衛星系統英语NPOESS
时间系统
地球自转
天体运动
  • 曆書時(ET)
  • 力学时(DT)
  • 地球時(TT)
  • 地心坐标时英语Geocentric Coordinate Time(TCG)
  • 质心坐标时英语Barycentric Coordinate Time(TCB)
谐波振荡
坐标系统
地固坐标
形式
基准
系统
惯性坐标
类型
基准
  • 天球星历极(CEP)
  • 天球中间极(CIP)
  • 无旋转原点(NRO)
系统
转换
测量技术
干涉测量
激光测距
测高卫星
重力卫星
导航卫星
原理
第一代
  • 美国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TRANSIT)
  • 法國多普勒无线电定轨定位系统(DORIS)
第二代
相关组织
组织
机构
  • 分类 大地测量学分类
  • 共享资源页面 共享资源
  • 主题 地球科学主题